大疆——当下中国影像设备发展大潮中被提及最多的企业之一。短短的十三年,这个由一群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所创立的品牌,已然成为多个行业的翘楚。完全自主化的核心技术,9100多件的专利申请,超过2/3的全球市占率,大疆就像一匹脱缰的骏马,远远把竞争者甩在身后。
这不是一家典型的影像企业,他们的主打产品是无人机,最重要的核心技术是飞控系统。但就是这样一家非典型企业,却取得了影像行业中的多项突破:
时至今日,大疆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标准电子卡口和镜头群(禅思x7)的企业;“双目视觉避障技术”将无人机带入“机器视觉时代”;lightbridge、ocusync以及dji fpv三大图传系统是当之无愧的业界顶级尊龙凯时官方网的解决方案;将哈苏收至麾下后推出的"御" mavic 2 专业版已然成为民用无人机航拍的画质标杆。
“御”mavic 2 专业版已然成为民用无人机航拍的画质标杆
大疆在影像上的成功,让世人惊叹。
年轻、创新、专注、执着——当你清楚地看到这些伴随企业成长的标签,就能明白为什么成功的是它。更能看懂这个“非典型”影像企业,给我们所处的“典型”影像行业带来的是什么。
年轻
2006年,还在念书的汪滔,出于对自己梦想的追寻,在深圳一家杂志社的仓库里,迈出了这家企业的第一步。近乎“家徒四壁”的环境中,年轻与执着成为大疆最大的资本。彼时的他们,可以忘却生存的压力,专注于技术的开发。可以放弃成熟的产品,全力投入更有前景的多旋翼机型研制。可以为一个螺丝垫圈实验成百上千次,可以为一个灵感从深夜讨论到又一个深夜。
初期的大疆,遭遇的最大困难便是人才的积蓄。面对其他行业优渥的待遇与美好的前景,成熟而有经验的技术人才很难被这家不知名的企业吸引。但也有一批充满热情,不为短期利益所动的年轻工程师留了下来,并逐渐形成了大疆创新的“工程师文化”基础。他们因志同道合走到一起,专注于技术和产品上,挥洒青春探索着新的领域。
多年后,当人们急于了解是什么样的动力推升起大疆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创始人汪滔那年近四十的脸上,始终带着二十多岁的自信与微笑。这才是大疆腾飞的第一笔资本。
大疆创新创始人汪韬和他的无人机影像系统
创新
无人机是大疆的起点,但并非大疆的全部。浏览它的官方网站,你能看到众多应用领域上的专业产品,都是围绕着大疆在图像与视觉系统的技术创新来打造的。
从最早的飞控技术,到全球首个商用化电子稳定器系统;从传感器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到通讯与影像技术的交叉应用。大疆的每一个创新,都绝非易事,而是基于不断的研发和充沛的技术储备。从2009年的4项开始,这家企业每年申请的专利项目一直在不断增长,到2014年前后进入井喷式发展期,至今已连续四年在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ct)排名中位列中国企业前十。在今年公布的2018年pct排名中,大疆跃升至第29位,其累计专利申请总数已达9128项。
曾有媒体对大疆申请专利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实用新型类与发明类专利占到了总数的7成。正是高质量的专利构成,帮助大疆不断拉大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这家年轻的公司,把名字中的“创新”二字,踏踏实实地做到了实处。
这其中,大疆在图像技术上的突破是极为关键的。多年前,当大疆拥有了成熟的飞控技术后,也曾与拥有专业影像产品的国外企业合作,尝试基于对方成熟设备来打造一款航拍无人机。但深知自主创新价值的大疆,最终于2013年选择了自行研发相机系统,并在精灵2 vision 上实现了相机与稳定云台的一体化设计。随后,2015年,随着一代经典精灵3系列航拍无人机的发布,大疆甩开了众多竞争对手,一举奠定了航拍无人机领域领导者的地位。
善于创新,并敢于创新的大疆,并未就此停下脚步。2017年,它们推出了至今国内唯一具有自主标准电子卡口及镜头群的国产相机系统——禅思x7。由于其出色的画质表现,全球知名相机评测机构dxomark给出了86分的综合成绩。而这分数直到今天,仍然是所有aps-c画幅无反相机中的最佳表现。
大疆禅思x7是国内至今唯一具有自主标准电子卡口及镜头群的国产相机系统
专注
业内对大疆有个略显夸张的描述——“这是一家疯起来连自己产品都打的企业”。他们每一个产品线从诞生开始,都保持着极高的升级换代频率。即便已经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主导,大疆的工程师们却从未感到满足,他们的眼中似乎只在意产品的进步。
2015年4月,大疆推出了精灵3系列的专业版和高级版。8月份,更加平易近人的精灵3标准版面世。就在人们还炫目于这三款新品时,4个月后,大疆又推出了精灵3 4k版——一款专为对画质有较高要求且预算有限的用户而打造的优选方案。仅仅过了两个月的2016年3月,精灵4发布。又过了8个月,精灵4升级版上市。5个月后,精灵4高级版现身……
与其将这种高频率的迭代描述成是为了让竞争对手感到窒息,倒不如说是大疆自己对完善产品太过执着。从提升拍摄画质,到改善供电时长;从增强云台稳定性,到更新智能避障技术。大疆对自我的“苛求”体现在了方方面面。
同时,为了能够更迅速地应用新技术改善产品,缩短换代周期,他们没有选择全面代工,而是重金自建核心部件工厂。相反的,与其他企业动辄耗资数百万甚至千万级的新品发布会相比,大疆在营销宣传上的资源投入甚至显得有些吝啬。这群人心心念念的,仍然是更好的技术,更优秀的产品。
2018年,大疆发布了osmo pocket “口袋灵眸”——全球最小的三轴稳定相机,如同一支口红般大小。2019年初,大疆又推出了osmo action 灵眸运动相机。这两款小巧而又小众的产品,对于年销售额200亿的大疆来说,似乎并没有多少逐利的价值。但正是由于大疆在影像技术上始终不断的追求,我们才能一次又一次看到这些引领业界的优秀影像器材诞生。
执着
一家成功的企业,往往有着不同于他人的文化特质。而大疆创新从一开始所建立的“工程师文化”,从多个方面深深影响着这家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企业。在大疆,有一半的员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其中研发工程师占到20%以上。这家企业始终鼓励创新,倡导试错文化,对研发“无上限投入”。他们执着于对新技术的追求,执着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此可以不考虑短期收益,甚至远离他人追捧的风口。
2016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开始进入资本寒冬。出于对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发展的有限预期,投资人逐步放缓了进入这一领域的步伐。风险投资机构idg曾发布分析报告称,2023年,全球消费及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仅为334亿美元。
行业天花板看似即将到来,作为领头羊的大疆,又将何去何从?是坚守,还是转型?其实大疆早已用行动回答了人们的疑问。
如影系列稳定器已经成为影视制作行业中出镜率最高的稳定器产品
执着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大疆,如今已在“无人机系统、手持影像系统、机器人教育领域”三大业务板块处于领先地位。多年的科研投入,为这家企业开拓更多未曾触及的市场创造了巨大的技术储备。2015年面世的农业植保机mg-1,已然成为农林植保行业中的明星。坚持运作多年的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为大疆发掘出大量优秀的智能化机器人设计人才。伴随着vlog视频自媒体兴起的热潮,大疆在原有面向专业影视领域制作的基础上,推出了消费级影像稳定器:如影s、如影sc、osmo mobile等明星产品。
全智能化可编程的大疆创新首款教育机器人robomaster s1运用了视觉识别系统、稳定云台系统等大疆核心技术
从这些布局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忘初心的团队,看到的是他们执着创新、坚持奋斗的信念。
当我们使用着大疆制造、领先全球的影像产品,惊叹于它们创造出的高品质画面时,心中的期待更胜过往——下一款源自dji的明星产品,是否就在明天到来?